起重设备

考生速看志愿填报在即,北京名校8个专业

发布时间:2024/11/28 13:50:14   

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遴选个左右国家级和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带动全国高校所有专业提升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打赢打好本科教育攻坚战。

能够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高校专业,均有着不俗的人才培养实力,在相关领域处于突出示范领跑的地位。因此,“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荣誉和肯定就是对高校该专业建设水平、办学实力的强力映证。当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北石化本科教育“佼佼者”的神秘面纱——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北石化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底蕴深厚、人才培养扎实、服务社会最广泛的优势特色专业之一。年本专业参加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年、年先后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复评,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办学实力受到权威认可。

本专业构建了“以强化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实验”、“实践”、“设计”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和“三阶段四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本专业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5%,就业领域涵盖能源化工、安全与节能环保、化工材料、制药、资源综合利用等,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石化炼油企业、石化设计部门、环境保护与监测机构、药物生产与研发企业以及国内科研院所等,毕业生在上述就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国家级专家作为责任教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89%,具有工程背景或工程经验的教师占81%。在高水平教研团队的辛勤建设下,该专业先后受到了诸多认证与支持,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先后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市属高校仅50个),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构建起了“产学对接、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从校内课程到企业实践,从知识体系到职业能力,从学校到产业的无缝链接,打造基于“能力链-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处北京市大兴区黄村,临近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南部核心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亦庄生物医药园,面向企业高达约家,服务高端制造企业集群。

自年首届毕业生起至年,一直保持就业率为%。学生毕业后可到医药健康领域相关的药品研发、生产或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等工作,就业优势强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支持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本专业于年、年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通过全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精细化培养,大一即可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研究,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所有学生均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同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强化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新材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北京市高精尖布局十大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点方向,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就业渠道面广、稳定、灵活,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7%以上。毕业生可到生物医用、芯片加工等高精尖企业就业;也可到汽车、家电、航空航天等企业,以及石化、塑料加工、橡胶制品生产等传统高分子企业就业。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拥有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清华大学共建机械工程北京市高等学校高精尖学科。本专业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年通过二次认证,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专业发展和学科平台

本专业以强化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培养,将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学习等融入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在现代机械工程中的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能力、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满足国家和京津冀地区急需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前景良好。在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海航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企事业及研究单位就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多个北京市级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培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形成了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

为保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培养对象”、“两方培养导师”、“三类实践平台”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机制,组建了“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打造了“教学实践+科研训练+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多年获得校级“先进就业专业”称号,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学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能源动力、暖通空调、电力、石化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等。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于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环境工程学科专业发展平台与成果

为保障卓越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本专业以产教联盟为支撑,提出一个培养对象、两方培养导师、三类实践平台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机制,组建“学校+企业导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打造“教学实践+科研训练+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以各类实践和创新活动等为载体,构建了“三阶段四层次”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环境工程专业已具备国内一流水准的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面积超过m2,相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多万元,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本专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专业人才质量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均为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年,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经过CDIO、卓越计划、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探索并实践了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成果导向设计、校企深度合作、突出工程能力培养的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整体架构

本专业在校内同时建设了一批由工业设备和生产装置组成的“模拟工厂”式实验室。实验室按照模拟工厂形式,整个系统由网络控制,建成了由现场控制层、车间调度层、厂级管理层组成的典型工业生产自动化模拟工厂,各专业实验室是不同的车间,小型控制系统组成的实验装置就是生产装置,实现了工业过程的虚拟与现实控制,为学生校内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模拟企业工程环境。近三年,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自动化专业新建了3个实验室:云端虚拟共享实验室、网络化测控实验室、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实验室。

实验教学平台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就职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自动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业年至年12次荣获学校就业先进专业称号,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能力素质为主线,以软件和智能技术为核心,体现了软件开发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方向。

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

本专业拥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北京市示范实验中心,国家CNAS认可的安全生产软件测评中心,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北京市重点优质本科教材。同时还建成了多个高质量多类型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实现“企业学习四年不断线”合作教育方式,包括与中关村软件园建成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慧科教育集团合作建成的“慧科大数据学院”,与普开数据公司合作建成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践基地”等。

年中法双方签订课程合作协议

具有多种渠道接受国际化教育和国外交流机会。与巴黎EFREI大学合办中法工程师班,采用“3+1+2”模式,建立了本硕一体化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IT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就业效果优异,签约率一直位于学校前列。就业单位包括阿里公司、华为公司、大唐电信、联想集团、浪潮通信等著名企业。

当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建树颇丰,在相关领域处于国内优秀水平,辐射影响作用显著,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下一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以全新的姿态迈入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继续强化优势学科,建造起人才培养的高地。北石化优质且丰富的教育资源,正等待着同学们前来发掘与利用。欢迎级新生选择北石化,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上,放飞青春梦想,开启精彩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