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前景 >> 人称小华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汇
汇川最近做了一次定增,各大机构云集,最终确定的发行对象包括广发、中信、瑞银、大摩、小摩等,其中高瓴拿了大头。根据高瓴效应,股价随之大涨,随后就回调了几天。本期我们就来看下这家号称“小华为”的工控龙头。
这两天市场波动很大,前脚才进了ICU,后脚就去了会所,就像一个猴市,特别是创业板。这说明市场分歧在加大,加上估值很高,稍有风吹草动,就有人叛变跑路。这种环境下,建议管住手,莫追高。
一、公司简介
汇川技术是一家有华为基因的公司。华为于年出售电源部门(安圣电气),时任安圣电气变频器产品线总监的朱兴明,在这项出售后不久选择离开,于年正式创办汇川技术。在汇川技术19位发起人中,16个人有华为的工作背景。公司年在创业板上市,是国内工业自动化的龙头公司。
公司业务主要涉及5大板块:①通用自动化业务;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③新能源汽车业务;④工业机器人业务;⑤轨道交通业务。
前2个通用自动化和电梯电气配套业务比重较大,收入占比分别在1/3左右,贡献毛利近90%,为主要现金流业务。其中通用自动化行业有一定周期性,因为下游都是各行各业的制造业用户,包括锂电、光伏、半导体、LED、3C、起重、建材、冶金等,广泛且分散,与宏观经济紧密关联,基本同步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当下游投资活跃时,自动化设备投资的就多;而电梯业务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及竣工节奏关联性高。
再看下行业地位。
(1)在自动化产品方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中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
(2)在电梯行业,公司为行业领先的电梯大配套供应商;
(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电控系统排名第2,仅次于比亚迪,虽然目前在公司的营收中占比还不高,不到10%,但却是公司的战略性业务板块,未来十年的爆发点。由于前期投入巨大,拖累公司盈利,未来随着规模效应提升,此块业务有望在年盈亏平衡。
二、行业情况
1.先看下工业自动化
实现生产和过程控制自动化的装置称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个行业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中,IGBT、DSP芯片等半导体器件主要依赖进口,占产品成本较高;驱动电机系统中的高精度编码器较为依赖进口;电阻、电容、PCB等零部件则可以实现国内供应。
下游市场的应用则非常广泛,涉及各行各业,不过按照市场特性划分,可分为项目型市场和OEM市场,项目型主要是针对大中客户做定制化研发和生产,OEM主要是指那些通用型的产品。
从整体上看,-年期间,除-年受宏观经济低迷及去库存调结构导致工业自动化需求下滑外,我国工业自动化规模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亿元,预计年市场规模亿元,复合增速5%。
在细分产品中,低压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市场空间最大,占比分别达到15%和10%,而且以先进制造为代表的的伺服行业的增速还要快于变频器。目前低压变频器市场可以分为欧美系和日系两大派别,欧美系代表厂家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等,日系代表厂家则是安川、三菱、富士等。欧美厂家更加擅长大型自动化系统,日系厂家则更加擅长小型系统。
而以汇川、英威腾为代表的国产变频器企业随着性能的改进和价格优势,正在逐步抢占外资品牌的市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而在伺服市场,整体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提升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9%,比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5%的增速要高。公司位居行业第四、内资品牌第一,市占率由年的6%提升至年的11%。
2.再看下电梯领域
公司传统电梯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控制柜、电梯互联网等产品,年收购贝斯特%股权,协同效应明显,是对公司原产品的良好补充,市场领域得到拓宽。
其次从海外目标市场来看,公司原电梯业务主要涉足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而贝思特在韩国、欧洲等地区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最后从核心客户来看,公司原来在国产电梯品牌厂商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而贝思特主要发力跨国电梯品牌厂商。全球范围内,电梯整梯市场主要被以奥的斯、通力、迅达、蒂森克虏伯为代表的欧洲电梯厂家以及以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为代表的日本电梯厂家占据,它们合计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70%-80%左右。我国电梯行业外资品牌的主要厂家市占率也在60%-65%。公司收购的贝思特,前五大客户均为全球整体龙头,收入占比在50%左右。
公司年以来电梯业务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复合增速33%,营收增长得益于在国内电梯需求放缓背景下,公司加大跨国大客户开拓,开拓海外市场及维保改造市场,同时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市占率。
3.最后看下新能源汽车业务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模块主要由电控、电机、减速器构成,其中电控的作用是控制电机电压或电流,完成电机的驱动转矩和方向控制。公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包括电机控制器、高性能电机、电源、电驱总成、电源总成等。公司年电控市占率10.6%,仅次于比亚迪排名行业第二位。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从年开始大规模扩张,每年资本开支5-6亿,而车品从定点到放量时间周期约两年,造成公司新能源业务连续三年亏损扩大。目前公司乘用车产品在国内已定点超过8家主机厂,成为3家造车新势力主供,未来随着新定点客户持续放量,年开始大幅减亏,有望在22年开始盈利。这块业务目前占比不大,但增速非常快,是公司的战略业务。
三、公司优势
1.定制化服务具有优势
每个大型客户的生产现场都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需要基于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定制软件融入非标功能。这种定制化模式非常依赖快速市场响应能力,而那些大型跨国企业,一方面海外研发总部工程师成本高于国内研发人员,定制项目软硬件修改工程量大,没有规模效应的话,成本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外资在国内的新产品开发需要得到海外总部授权,流程体系繁琐,市场响应慢,内资品牌整体规模都较小,机制灵活,外资缺乏相对竞争力。
2.价格优势
这点和其它制造行业比较类似,一是国内的研发人员与生产工人的成本有竞争优势,二是本土供应链持续完善,像IGBT、DSP、电流采样芯片等产品的进口替代,也能不断拉低产品成本。
3.产品种类全面,坚持“技术营销”
公司已实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和传感层产品的全覆盖,可基于客户需求、通过不同产品组合实现不同要求,并且通过多年行业营销,已树立知名品牌形象,在聚焦行业TOP客户的同时,深耕区域散单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4.制造效率不断完善
公司本身就是做工业自动化,自然本身的生产效率非常高,而且产品结构特性复杂,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特性非常适合精益生产。目前公司的非标定制化产品高达90%,同时车间里每张生产订单的数量在50台以下的占比高达85%,每天换线的频次巨大。这方面的出色应对,也充分体现了公司的竞争力。
5.第3次组织架构调整效果逐步显现
公司之前进行过两次组织变革,效果显著,已于年启动第3次组织架构调整,搭建敏捷的流程组织,制定标准业务流程以提升经营效率。一方面,通过组织架构改革,有望拉通多产品技术平台,强化通用品竞争力,降低研发与制造摊销;另一方面,以效益为导向严控成本,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四、其它数据
1.财务指标
(1)稳健性
公司账上有33亿现金,借款总共有20亿,但是现金流不太理想,无论收现比还是净现比,都只在70%左右,也就是报表上元的利润,实际赚到的现金才70多,这点是减分项。
(2)盈利能力
公司20年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55.76%;净利润21亿元,同比+.62%,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39%,净利率19%,ROE为21.7%,都非常不错。
一季度营收34.13亿元,同比+.53%;净利润6.46亿元,同比+.66%。一季度订单合计53.9亿,同比+%,其中工控电梯机器人订单37亿,同比+87%,新能源汽车订单14.7亿,同比+%、大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1年收入、利润分别增长30-50%。
(3)成长性
公司紧紧抓住进口替代加速、以及国家大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预计工控增速维持在60%以上。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季度订单大超预期,现有客户理想、小鹏等有望维持翻倍以上增长,同时新客户贡献增量,全年有望收入倍增、利润大幅减亏,接近盈亏平衡,预计年开始盈利。
电梯业务在21年将继续提升跨国企业、中小企业、海外企业的份额,加大欧洲、俄罗斯市场投入等,进一步提升市占率,预计21年仍维持10%左右的稳健增长。
2.估值水平
公司过往10年的PE中枢在40多,而目前21年的预测PE也在60以上,并不便宜。不过考虑到这两年的增速会加快,预计都在25%以上,而之前的利润增速多在15%-20%之间,所以PE估值也应有所抬升,应该会到50左右。
最后总结一下,制造业在十四五规划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工业自动化是国家鼓励的大方向,不过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受下游制造业投资影响较大。目前仍是外资品牌占主导,但进口替代速度较快。
公司盈利很强,但现金流一般,考虑到高瓴等许多明显资本的加持,接下来很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