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介绍 >> 安全评价期末复习题加答案
1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主体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严重程度后,需要对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优劣和适用情形加以了解,分析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成本和收益,作为选择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控制。
2风险管理技术分类一类是控制型风险管理;一类是财务型风险管理。
(1)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直接对风险加以改变。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危险因素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危险性。
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1)风险避免;2)风险减缓:预防损失、减少损失3)风险抑制:风险分散、信息投资;4)非保险转移控制型
(2)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不试图改变风险,而只是在风险损失发生时,保证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来补偿损失。用经济方法来处理确实会发生风险损失,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筹措资金,以便对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偿。财务型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自留风险(2)风险算资项下的合同方式转移风险
3、风险避免的概念风险避免是一种有意识不让个人、家庭或者公司面临特定风险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避免是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为零。
风险避免的方式(1)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管理者预见到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住,在风险,口号故未发生前进行处理。如,企业主决定不制造危险物品,可以完全免除危险物品所致的损失;
(2)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放弃原先承担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因素已经存在,被风险管理者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
5、风险减缓风险减缓是指风险管理单位有意识地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风险事故浩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风险减缓是指企业对于那些不愿放弃也不愿意转移的风险,通过采取降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方法,即可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又不丧失获利机会。
6、风险减缓与风险避免的异同
(1)共同点:二者都以处理风险单位为对象,都未采取转移风险的方法
(2)不同点:①风险减缓是风险管理单位不愿放弃与不愿转移的风险,是风险管理者主动采取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避免是风险管理者主动放弃或者中止风险
②风险减缓的目的是,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风险事故被控制在安全的界限内,能为风险主体所接受;而风险避免则是消极的放弃或中止风险
7风险减缓的类型
(1)按照风险减缓的目的划分,风险减缓技术可以分成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
损失预防以降低风险概率为目的,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引发风险的根源,减少损失事故的发生。如:防火建筑、质量管理,驾驶技术考核,颁布安全条例、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等;损失控制以减少损失程度为目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范围或损失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损失控制是在损失程度比较大,而且无法进行风险转移或者风险避免的情况下才运用的,大体可分为两类,-类是事时措施,-类是事后措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应急预案等。
(2)按照风险减缓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工程物理法、人们行为法和规章制度法
(3)按照风险减缓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损失前控制、损失时控制和损失后控制
8.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①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也包括实际生活中的能量源或能量载体②第二举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毋措施失效或者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10.损失控制的方式
(1)分散风险单位(化整为零):分散风险单位是指将风险单位划分成若干个数量少、体积小而且价值低的单位,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以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如:大型运输公司分几处建立自己的车库;巨额价值的货物要分批运送
(2)备份风险单位:备份风险单位是指再准备一份风险单位所需的零部件或者设备,在原有的零部件或者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备份风险单位可以代替原有设备发挥作用如:备用电源、计算机文件备份
11风险抑制
根据风险的第二种定义,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一种偏差。因此,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越接近(波动性越小),风险就越小。风险抑制主要就是通过减小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来降低风险。
12.风险抑制的形式(1)风险汇聚(分散化)(2)信息投资
(1)风险汇聚:根据大数法则,风险单位数量越多,每个风险单位的实际损失就越接近于预期损失。换言之,只要风险单位足够多,损失风险就越小。
①风险汇聚就是把风险单位尤其是同质的风险单位集合起来以降低风险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
②风险汇聚必须保持每个风险单位的独立性。③风险汇聚原理是保险机制运行的基础。
(2)信息投资目的:对期望损失进行更理想的预测以及能够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更精确的估计或预测,从而减小实际现金流相对于预测值的变动。如:对纯粹风险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估计;对不同产品潜在需求情况进行市场调研;对未来商品价格或利率进行预测等
13风险自留的概念风险自留又叫风险自担,是经济单位自己承担可能会发生的损失,并作好相应的财务安排
14风险自留分类
1)被动的自留风险,或非计划自留风险: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对于风险的存在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对风险进行处理,而最终由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2)主动的自留风险,或计划性自留风险: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外理方式讲行比较权衡利弊,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处理方式进行比较,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将风险留置内部。
15.风险转移的概念: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自己面临的损失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转移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者的转移,如,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原由卖方承担的货物的风险在某个时候改归买方承担。
16.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的任务是把危险找出来,目的是针对危险源进行安全监控,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逐步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17.危险源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中的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GF90-)中的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18.重大危险源
风险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或事故严重程度较高,必须从结构、环境、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控制和防范的危险源。
19.事故隐患(安全隐忠)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而危险源则不一定是事故隐忠。
20.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21危险源评价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估算,并根据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等级的过程。
22危险源辨识方法1、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
23、工作任务分析法
以清单的形式列出公路施工中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三方面分析每道工序(危险源)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事故隐患(狭义危险源)。
24、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
25、消除危险源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但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们不可能彻底消除所有的危险源,人们只能有选择地消除几种特定的危险源。一般来说,当某种危险源的危险性较高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否采取措施消除它。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合理的设计、结构形式或合话的原材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
26、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实际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危险源不能被彻底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降低其危险性。
1、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必须使用电力时,采用低电压防止触电;限制可燃性气体浓度,使其不达到爆炸极限;控制化学反应速度,防止产生过多的热或过高的压力。
2、防止能量蓄积:能量蓄积会使危险源拥有的能量增加,从而增加发生事故和造成损失的危险性。采取措施防止能量蓄积,可以避免能量意外的突然释放。例如:利用金属喷层或导电涂层防止静电蓄积;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3、安全地释放能量:在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能量意外释放的场合,人为地开辟能泄放渠道,安全地释放能量、例如: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破裂片等,防止容器内部能量蓄积:在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上设置泄压窗,防止爆炸摧毁建筑物;电气系统设置接地保护;设施、建筑物安装避雷保护装置。
28.隔离隔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既可用于防止事故发生,也可用于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
分离隔高措施的主要作用如下:1把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防止产生新的能或危险物质。例如把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种要素与其余的要素分开,防止发生火灾2局限、管理措施更有效。
例如,设备设计运转时有异物靠近灌口时,立即发出声光警告,即减少故障和失误。
33桥涵施工的一般安全要求
桥涵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核对技术设计、图纸、文件。高桥、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梁施工,应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做专题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靠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防护措施。
中、小桥涵工程施工应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每单项工程,在开工前应根据规程规定安全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桥涵工程施工的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及大型设施等,均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各项安全设施完成后,应经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特殊结构的桥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和检验,证明可行后方可实施。
桥涵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免双层或多层同时作业,当无法避免,而必须双层同时作业或桥下通航、通车及行人等立体施工时,应设防护棚、防护网、防撞装置和醒目的警示标志、信号等,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加设漏电保护器。
对于通航江河上的桥涵工程,施工前应与当地港航监督部门联系,制定有关通航、作业安全事宜,办理水上施工许可证等必要的手续,否则,不得开始施工。
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缆索吊装及大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
34二拉平原则
“二拉平原则是最低合理可行(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ALARP)原则的俗称。ALARP原则是当前国外风险可接受水平普遍采用的一种项目风险判据原则。该项目风险判据原则依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将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级。项目风险由不可容忍线和可忽略线将其分为风险严重区、AIARP区和可忽略区。风险严重区和ALARP区是项目风险辨识的重点所在,项目风险辨识必须尽可能地找出该区所有的风险。同时该原则也提供了项目风险确定的判据标准,所以项目风险辨识也应该以此为原则。但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提出符合我国的标准项目风险可接受水平。但作为一种原则,各个项目企业单位可结合本行业或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风险可接受水平。
35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也叫安全评价,进行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念。
36风险评价方法分类
1定性评价:一般将危险性分成儿个定性等级,并规定达到哪个等级及以上认为系统是安全的,通常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如安全检查表等。
2定量评价:用系统事故发生可能性、频繁程度和事故严重度来评价LEC,一般规定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个空间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发生的次数)、事故损失(危险程度)低于确定的指标值由认为系统是安全的,如道化的火灾爆炸指数平均法。
3半定量评价:用一种或儿种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质和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如物质特性指数,人员素质指标等。
38风险评价方法选择选择评价方法应考虑下列问题:
(1)评价对象(系统)的特点: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组成部分、复杂程度、工艺类型(行业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和产品、作业条件等情况,选择评价方法。
(2)评价目标:虽然对系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评价出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但在具体评价中可根据需要(或用户提出要求)对系统提由不同的评价目标:例如,危险(危害)等级、事故(故障)概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危险区城(半径)等:故需要根据评价日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3)资料占有情况:如果评价对象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则可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并选择相应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若对象属于新开发性质,资料、数据不充分,又缺乏可类比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则只能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根略性评价。
(4)其他因素:包括评价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完成评价工作的时限、经费支持状况、评价单位设施(软、硬件)配备和评价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习惯、爱好等。
39定性评价法
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本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判断,评价结果由危险集合给出,可以为(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优点: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并且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
缺点:1)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评价结果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对同一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2)是国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因为必须根据已经设定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才能对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评价结果。
40定量评价法的优点
对系统中国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从数量上说明被评价对象的危险等级,将潜在的火灾、爆炸等危险性纳入安全管理。
定量的安全评价两大类方法:
概率法:它用积累的故障数据计算出故障或事故的概率,进而计算出风险率,取得以量表示的安全性。此类方法如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由于缺少故障数据,实际应用中尚有一定困难)。
指数法(或评点法):最早由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的“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即属此类。之后,英国、日本等国在此基础上又先后推出其他一些评价方法,如帝国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法”。这些方法内容相似,但深度不同,各有千秋。
41是非判断法不可容许风险判定依据: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则视为重大危害和环境因素: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直接可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控制措施;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等。
42风险矩阵方法来源风险矩阵方法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最先提出,并在美国军方武器系统研制项目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对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估的方法。
4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
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危险性: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一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①规定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车上班的危险性略低;
②在20-70之间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③在7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整改;
④在-之间有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
⑤大于时有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
44事件数分析法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行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
45事件树分析过程确定或寻找初因事件;构造事件树;进行事件树的简化;进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
46填空题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原则上由项目施工单位具体负责2当被评估项目含多个合同段时,总体风险评估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专项风险评估工作仍由合同施工单位具体实施3当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或能力不足时,可委托行业内安全评估机构承担相关风险评估工作4评估工作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有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5评估小组5人以上,专业全面:桥梁(隧道)、地质、机械、安全等。
47施工单位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风险评估成果,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预控。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当专项风险等级为V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理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检测。
48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桥梁或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
49专项风险评估指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或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
50桥梁深水基础定义为:水深在5-6m以上,不能采用一般的土国堰、木板桩围堰等防水技术施工的桥梁基础,称之为桥梁深水基础。
51桥梁深水基础的主要特点
(1)基础所受的水平力,如水流冲击力、船舶碰撞力、水力、水擅力、波浪力等,要比陆上或浅水基础大的多;
(2)深水基础的稳定性与安全度,-般常受水文条件控制,所以对桥梁深水基础,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3)深水基础除了需考虑环境水的侵蚀外,还需要考虑潮汐、洪水以及流水所夹砂石与流冰的直接碰撞、磨损等问题;
(4)深水基础类型选择一定要认真考虑,并作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基础造价高低,还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成败、质量和工期;
(5)深水基础应具有高抗自然灾害能力,这就要求其勘测设计时作大量、细致的勘测,而深水基础的地基勘测均需在水下进行原位勘测,工作条件差,要取得真实可靠数据难度大,这就要求其勘测手段更先进、可靠;
(6)深水基础属于水下隐蔽工程,其没计与施工时必须将水流流速、水深深度等因素及由深水所引起的其他约束条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7)对于海湾、海峡和近海岛屿间的近海桥梁深水基础,更应考虑海洋环境产生的荷载力,如由台风、巨浪、大潮所产生的巨大水平力,应成为其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控制条件;
51管柱基础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⑴管柱震动下沉作业,应对邻近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相邻管柱的安全和稳定进行检查,必要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⑵管柱下沉采用的导向设备,应根据水深、流速及基础形状,采取导向框架或钢围笼,以防止管柱下沉时,产生倾斜和位移。导向框架或钢围笼按设计制作加工后,应经检查过后使用。
⑶钢围笼拼装,可根据围笼高度、形状及体重等情况,一次拼装完成,或分层接拼下沉就位。围笼拼装,应搭设作业平台、内芯桁架导环、托架及必要的安全设施等。在分层接高时,应防止接高变形,每接高8m左右,应加设风缆,以保安全;
⑷钢围笼浮运定位后,两导向船之间的通道及联结梁上面,应铺设人行道、步梯及栏杆。船组应锚碇稳固,导向船上堆放重物,应对称摆放,并严防船舶及湯流物的撞击:
⑸管柱的吊点位置、平放支点及存放层数、竖立存放的稳定性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安全性:
⑹钢筋混凝土管柱或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在现场施工时,应预先搭好脚手架、作业平台、护栏等安全设施;
⑺安装钢筋骨架或吊立管柱模板,应将吊具绑牢摆正,拴好润绳,缓慢下落。每吊装一块模板,应立即连接、支撑牢固后,方可松钩;
⑻模板外侧安设的震动器,其固定处螺栓应拧紧,安装牢装。电器绝缘应良好,电力线路应挂在安全处:
52沉井基础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沉井下沉四周影响区域内,不宣有高压线杆、地下管道、固定式机具设备和永久性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2沉井施工,应尽量避开汛期,特别是在初沉阶段不得在汛期内。如需波过汛期、凌期时,应采取稳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在水中设国堰筑岛而导致水流被压缩或改变河道等,应检查对附近的堤坝、农田和其它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岛体本身的稳定是否受到影响,尸防因冲刷而坝塌;
4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掘时,劳动组织要合理,井内人员不宜过多。在刃脚处掘,应对称均匀掘进,并保持沉井均匀下沉。下井操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必须佩戴齐全。并内要有充足的照明。沉井各室均应备有悬挂钢梯及安全绳,以应急胃。涌水、涌砂量大时,不宜采用人工开挖下沉;
5沉井施工前,应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并搭好脚手架、作业平台、并保证其牢,平台四周设置栏杆,高处作业和险要的空隙处,均应设安全网;
6沉井的内外脚手,如不能随同沉井下沉时,应和沉井的模板、钢筋分开。井字架、扶梯等设施均不得固定在井壁上,防止沉井突然下沉时被拉倒;
7沉井顶面应设安全防护国栏。井内、井上搭设的抽水机合座、水力机械管道等施工设施,均应架设牢国。井顶上的机具应设防护挡板,小型工具宜装箱存放。在沉井刃脚和井内横隔墙附近不得有人停留、休息,以防止坠物伤人:
8井内、井上的抽水机电路应使用防水胶线,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触电;
9空压机的贮气罐应设有安全问,输气管应编号,供气控制应由专人负责,在有潜水员工作时,应有滤清器,进气口应设置在能取得洁净空气处;
10沉井的制作高度不宜使重心高地太高,以不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为宜。特殊情况允许加高,但应有可靠的计算数据,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11在国堰筑岛上就地浇筑的沉井,在沉井的外侧周国应留有护道。护道宽度应按计规定修筑;筑岛岛面和开挖基坑的坑底标高,应比沉井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至少0.5m;
12沉井下沉前应把井壁上拉杆螺栓和圆钉切割掉。特别在不排水下沉时,应清除井内障碍和插筋,以防止割破潜水员的潜水服;
13在筑岛上,沉井下沉中,如刃脚尚未达到原河床以前,而需接高沉井时,应在沉井内回填砂土,并分层灌注混凝土,防止沉井接高加重,产生不均衡下沉,造成沉井倾斜;
14折除沉井垫板应在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抽拔垫板时,应有专人统一一指挥,分区、分层、同步、对称进行。抽拔垫板及下沉时,严禁人员从门脚、底梁和隔墙下通过。抽掉垫板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注意检查是否有倾斜及险情。
15沉井面积较大,不排水下沉时,井内隔墙上应设有潜水员通过的预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