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发展 >>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
1、项目地理位置
2、项目设计情况(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楼栋划分等)
、本方案涉及楼栋基本情况(层高、单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等)
4、本方案涉及的特殊点
二、编制依据三、附着升降脚手架设计概况1、附着升降脚手架机位布置图
2、参数设计
、托架设计
在爬架安装层楼面上预埋Φ卡环,卡环埋设方式见下图(附预埋方式图),每个托架设计个卡环,第一个卡环在结构边梁中部,第二道卡环距离第一道米,第三道卡环距离第二道卡环米(如有)。托架钢管采用Φ,采用标准扣件,搭设方式见下图(附托架搭设图,以下为示例),托架水平间距米,每个托架间用钢管连接成整体。(另外如果存在托架下部是剪力墙,没办法顶住楼板的,还需增加剪力墙上托架搭设示意图)
4、竖向主框架
竖向主框架由48.×.5mm钢管焊接成的平面桁架结构(见下图),其强度大、刚度好。标准节之间用法兰盘、螺栓连接。桁架一侧设有专用导轨,导轨与附着支撑装置上的导向滚轮相配合,起导向、防倾作用。在架体倾斜时防倾滚轮将水平载荷通过附着支承装置传给建筑物。
5、水平支承桁架
采用Φ48.×.5mm钢管作为杆件,用螺栓连接成高度为mm、宽度为mm的片式桁架,桁架的水平弦杆两端分别焊接节点板,节点板上设有和竖向主框架,斜腹杆连接的连接孔,上述弦杆与斜腹杆以及水平桁架上下两面设置的腹杆(材料为Φ48.×.5mm钢管),共同组成的水平支承桁架使之成为空间几何不可变的稳定结构。
竖直主框架上也相应设有与水平支承桁架的上、下弦杆和斜腹杆相对应的节点板。使用时将水平支承桁架沿建筑物外壁方向排列,分别用M12螺栓、螺母将弦杆和斜腹杆与门支架和竖向主框架连接,形成空间格构式桁架。
水平主框架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施工对象机位布置的需要,灵活改变两机位之间的距离。
6、附着装置
附着装置用型钢焊接成强度大、刚度好的定型钢结构件,装配时用2根M0的螺栓通过设在建筑物上的预留孔将其固定在建筑物上,是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该装置上还设有导向、防倾、防坠装置,与设在主框架上的导轨和齿板配合,可起导向、防倾、防坠作用。
7、上部架体设计
为双排脚手架,由钢管和扣件组成,钢管规格Φ,扣件规格,架体宽度mm,立杆间距mm,每步架高mm,架体高度为。架体全里面搭设剪刀撑。作业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采用00宽竹跳板,用16#铁丝与小横杆绑扎牢固。作业层脚手板外侧用高模板封闭,避免细小物件外落伤人。架体外立面采用1.8×6m阻燃安全网进行封闭。架体底部采用(钢板、模板或其他方式)封闭,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采用下图进行封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走道设置情况。
8、拉结钢丝绳设计
每个机位设置一道拉结钢丝绳,机位外挑长度米以内的,钢丝绳不参与受力计算,仅作为安全保证措施。机位外挑长度米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受力计算。钢丝绳直径,拉结示意图如下:
四、施工准备及进度计划1、技术准备
1.1查阅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条件。
1.2进行爬架平面布置设计,绘制爬架平面布置图、预留孔图、以及需特殊处理部位的施工示意图。编制“附着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报送项目技术部门审批。
1.报审施工方案。
2、人员计划
2.1分包人员计划
2.2总包人员计划
、材料计划
.1分包单位材料计划
.2总包单位材料计划
4、器械、设备计划
5、进度计划
五、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升→附着升降脚手架下降→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
2、材料进场验收
2.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规格Φ48×.0,质量必须满足《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和现行钢管技术标准(GB/T)的要求。不得使用锈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
2.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6mm,必要时进行抗滑移试验。
2.脚手板,选用竹笆板规格为1mm×mm,不得使用腐烂、散边或破损严重的竹笆。
2.4钢板,在桁架内部,脚手板之上再铺设.5mm厚花纹钢板封蔽,桁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铺设竹胶板进行全封蔽。
2.5安全网,外立面选用聚氯乙烯编织的1.8×6m的密目式阻燃安全立网,安全网应为不小于0目/cm2的密目式绿色围护立网。
2.6爬架组成构件进场验收。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
.1安装工艺流程
.2安装方法
.2.1搭设辅助架
.2.1.1对于搭设外架的底部没有操作平台或底部支撑框架无法在平台上固定并受力的部位,在安装支撑框架前均应搭设辅助架。
.2.1.2若建筑物有能利用的外架搭设平台,根据架体水平的统一要求,以能利用的平台为辅助架的高度依次搭设辅助架;若建筑物没有能利用的外架搭设平台,以楼板上mm为辅助架的搭设基本高度。
.2.1.确定辅助架搭设高度后,从建筑物内模支撑立杆上挑出钢管作为辅助架的水平挑杆,水平挑杆根部至少要与两根间距1m以上的立杆用扣件连接在一起,且同一个方向上的水平挑杆应保证水平高差不得大于20mm;建筑物转角部分,相邻两榀水平桁架要有50~70mm的高差,以保证架体大横杆的连接。
.2.1.4水平挑杆间距不得大于2m,挑出建筑物的长度应超出该部位架体外排立杆00mm以上。
.2.1.5在靠近架体外排立杆外mm及内排立杆内mm的位置,用横杆将水平挑杆连接起来,横杆固定在挑杆的下方。
.2.1.6用斜撑钢管在靠近每一根辅助架水平挑杆的位置将辅助架外排横杆斜撑到建筑物下一层楼楼板上,并用扫地杆固定斜撑钢管根部。
.2.2安装水平支承桁架
.2.2.1以地面或建筑物裙房顶部作为组装平台,将相同规格的片式水平桁架用水平腹杆和斜腹杆连接起来组成空间桁架(见水平支承桁架组装图,附录一图2),保证片式水平桁架平行,中心距离mm。
.2.2.2根据施工方案平面布置图,确定建筑物每一处所需支撑框架的规格和数量。
.2.2.通过塔吊将水平支承桁架吊放在搭设平台或辅助架上。规格超过6m的水平桁架,每次只能吊放一对;规格小于5m的水平桁架,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吊放,但组合长度不得大于7m。
.2.2.4按施工方案要求顺着边墙将水平支承桁架连结起来,水平桁架在建筑物每一边连成一片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端头处两端悬挑长度,转角处水平桁架不相交,间距控制在80~mm以内。
.2.2.5根据方案要求调整内排片式水平桁架离墙距离,调整好后将水平桁架下弦杆与辅助架水平挑杆用扣件连接起来。
.2.2.6用调整辅助架水平挑杆高度的办法调整水平桁架整体水平误差不超过20mm。
.2.2.7用钢管、扣件将水平桁架下弦杆连接起来。钢管连接必须保证每端应有不少于两个间距在1米左右的有效连接扣件。
.2.安装竖向主框架
.2..1将竖向主框架底节与第一节标准节(见附录中图1)连接好并吊运至待安装的位置。
.2..2将竖向主框架底节搁置在水平桁架上,在塔吊辅助下,用螺栓将水平桁架上、下弦杆连接在竖向主框架底节上。
.2..竖向主框架与水平支承桁架连接好后,用钢管扣件将竖向主框架底节的主弦杆与建筑物撑模立杆连接起来,保证主框架处于稳固状态;要求水平度不大于10度。
.2..4当架体第三步架搭设完毕,准备搭设第四步架之前,进行竖向主框架第二节标准节的安装。
.2..5用塔吊将竖向主框架标准节按照防坠齿方向向下的方向吊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用法兰螺栓将标准节下端法兰盘与标准节第一节上端法兰盘连接起来。
.2..6逐个机位处竖向主框架安装到位后,用吊线找正的办法逐步调节每处主框架与底部支撑框架的垂直度,控制垂直误差不得超过2.5/。
.2.4架体的搭设
.2.4.1立杆的搭设规定
(1)每根立杆底部应尽量设置在水平支承桁架上的底座内;若没有底座的地方应加设垫板,立杆的垂直误差不得超过2.5/。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大横杆与立杆相交的点)的距离不宜大于mm。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mm。
()转角处立杆不应少于4根,且搭成灯笼井字架形式。
.2.4.2大横杆搭设规定
(1)大横杆设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三倍立杆间距;内外排架每步大横杆的步高mm(根据主框架上压板螺栓确定内排大横杆高度,外排大横杆与内排大横杆高度保持一致),大横杆水平误差不大于2.5/,转角悬挑处大横杆悬挑长度不大于2mm,转角处大横杆必须相交(分片处除外)成封闭四边形。外排大横杆调整好后用扣件固定在主框架外排主弦杆上,内排大横杆调整好后用压板及压板螺栓固定在主框架导轨内侧。
(2)大横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mm。
(4)若采用搭接,则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三个旋转扣件,扣件板边缘至搭接大横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mm。
(5)大横杆应作为横筒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6)大横杆在阳角处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片架体的内排大横杆应与另一片架体的外排立杆相交。
(7)大横杆在阴角处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片架体的外排大横杆应与另一片架体的内排立杆相交。
(8)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不大于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上并靠近立杆mm左右,横向扫地杆外端头应超出扣件压板mm以上,且伸出长度要保持一致,内端头离墙mm。
(9)每层扶手钢管安装在每一步架起高mm的外排立杆内侧,其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5/。
.2.4.横筒的搭设规定
(1)在大横杆与立杆相交的点(即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筒,用直角扣件扣接,在整体拆架之前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筒,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
()双排脚手架的横筒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里外大横杆上,短横筒外端头应超出扣件压板mm以上,且伸出长度要保持一致,内端头离墙mm。短横筒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mm。
.2.4.4连墙杆的设置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应大于4m。
.2.4.5小斜杆的设置规定
在转角处距离主框架大于2m或悬挑大于1m的地方要求必须设置小斜杆。小斜杆搭设规定如下:
(1)在转角处距离主框架大于2m架体必须设置两根小斜杆,靠近内外排架体各一根。小斜杆下方搭接在靠近转角处连接支撑框架的上横筒,位于靠近支撑框架mm左右;若不能搭接在支撑框架的横筒上,则搭接在靠近转角处横向扫地杆上,位于靠近纵向扫地杆mm左右,上方搭接在第一步架体靠近主框架的横筒上,位于靠近水平杆mm左右。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ɑ应在45°到60°之间。
(2)架体悬挑大于1m的地方每隔2m加一根悬挑小斜杆,小于m加二根。小斜杆下方搭接在悬挑水平杆上,位于靠近悬挑水平杆00mm左右,上方搭接在第一步架体内排水平杆上。
.2.4.6剪刀撑的设置规定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少于4根并不大于6m,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倾角宜在45°到60°之间,连续布置;
(2)剪刀撑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至少应有三个扣件连接;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筒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mm;
.2.4.7脚手板的设置规定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mm,并用16#圆丝将脚手板与相交的横筒固定好;
在桁架内部,脚手板之上再铺设.5mm厚花纹钢板封蔽,桁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铺设竹胶板进行全封蔽。
(2)每块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筒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筒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铺设,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铺设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筒,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筒上,搭接长度应大于mm,其伸出横筒的长度不应小于mm。
.2.4.8安全网的设置规定
安全网均用20#的镀锌铁丝捆结在立杆或大横杆上,安全网设置在脚手架外排大横杆内侧,安全网与安全网之间每0.2m距离至少有一个捆结点,安全网与架管之间每0.1m至少有一个捆结点,保证封蔽严密不留缝隙。要求转角处安全网用一根钢筋压紧后再绑扎,其它平面处绑扎平整。
.2.4.9搭设
按上述6.4.1~6.4.6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第七步架体,按6.4.7~6.4.8的要求在底部铺设脚手板,踢脚板;挂外立面封蔽安全网,直致满足脚手架方案的设计要求。
.2.4.10夹角
在每一跨架体外排立杆的外侧按6.4.6的要求搭设两道剪刀撑,第一道从脚手架底部搭设到架体的中部,夹角在45o~60o之间,第二道从架体中部搭设到架体单排架顶部,夹角同第一道剪刀撑。
.2.5扣件安装要求
.2.5.1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不小于40N·m,并不大于60N·m。
.2.5.2固定短横筒、大横杆的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mm。
.2.5.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2.5.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mm。
.2.6电缆线铺设规定
将已编号的电缆线按方案要求顺架体第三步架铺设好。
.2.7安装附着支撑
.2.7.1安装附着支撑
(1)检查附着支撑及防坠防倾装置(以下简称附着支撑)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备,每个附着支撑应包含两根防坠顶杆、两个导向爪,两根穿墙螺杆,一根复位弹簧,弹簧上下挂钩各一个。如有损坏应报告领班,由领班负责与材料部门联系,领取配件,在安装前予以更换。
(2)检查完毕后,2—人互相配合,把附着支撑搬运到待安装的地方,拆下一边导向爪,放在建筑物内可靠地方,用麻绳将附着支撑系在外架大横杆上,底板上的滑孔对准预埋孔,穿入穿墙螺杆,两端均戴上垫圈(如果附着支撑使用上拉杆受力,此时可用拉板代替一端的垫圈)、螺帽,但不宜拧紧,将附着支撑的前端(装有防坠顶杆的一端)微微抬起,首先将未拆一边导向爪卡入主框架导轨,再上好另一边导向爪并卡入导轨。用短钢管冲击附着支撑前端横梁,使附着支撑处于水平位置,拧紧穿墙螺杆的螺帽,保证螺纹旋出螺冒三牙以上。如果使用上拉杆受力,将该装置安装完毕后,注意调节防坠顶杆长度,不要顶住主框架上的防坠齿(因该装置的上拉杆此时往往因施工层的模板尚未拆除而无法安装受力)否则容易造成该装置底板受弯矩过大产生弯曲变形直至损坏。
()注意:同一个机位不同楼层附着支撑装置的导向爪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误差不大于20mm。
(4)安装附着支撑应注意以下几点:
a.若安装附着支撑时主框架离墙距离太近,此时按正常方法若不能安装好附着支撑;则应考虑:是否架体不水平;若是架体不水平造成;则应将架体调水平直到能安装附着支撑为止,再安装好附着支撑;
b.外墙是否打爆,使墙体加厚;则应用钻子、手锤等工具将预埋孔附近的墙体修掉一部分直到能安装附着支撑为止,再安装好附着支撑。
c.是否架体变形或其它原因造成;则可考虑用千斤顶将架体外打一点[注意:在打千斤顶的主框架附近应增加两根连墙杆,且在上一层附着支撑处用葫芦斜拉;打千斤顶时该处必须有两层附着支撑防坠防倾;打千斤顶前应测量好此处附着支撑的长度和待安装附着支撑位置主框架的离墙距离;然后计算出需要将架体打出的距离]直到能安装附着支撑为止,再安装好附着支撑。
d.安装附着支撑时必须保证此机位有两层附着支撑受力、三层附着支撑防倾;
e.上升时,若此机位采用拉杆受力,应保证下拉杆受力和一层上拉杆受力的情况下;再安装最上一层附着支撑及下一层的拉杆,上好并穿插好开口销。然后调整拉杆所在附着支撑的防坠顶杆长度,使它顶住主框架上的防坠齿。最后调节螺旋扣、收紧拉杆,使附着支撑受力。
f.安拆附着支撑时,应安排两组工人隔点操作或从两个断头向中间操作,另外断头、塔吊附墙、升降机处应安排熟练操作工人或由领班亲自带工人操作。
g.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互相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若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则应报告领班及管理人员,严禁野蛮操作和违章作业。
依次按要求安装附着支撑,全部安装完成后,应向领班报告,由领班安排,完成工作小组的互检、领班的检查,所有工作无误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
6.8安装钢丝绳
附着支撑安装建筑物梁或墙上,分为标准附着支撑和加长附着支撑。标准附着支撑通过其自带撑腿直接在梁或墙上受力,加长附着支撑通过拉杆或钢丝绳在上一层受力,钢丝绳直径Ф16,各安装及受力示意图如下:
.特殊部位处理(塔吊附着位置、卸料平台、施工电梯、转角处架体加固措施)
..1塔吊附着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保证架体顺利运行,在塔吊附着架体相交处搭设成可以拆卸的活动架,在运行时拆开该部分架体,并在运行完毕后及时恢复。每次只能拆除一步架的钢管,并在该部分架体通过塔吊附着并恢复后再拆除下一步架。若需拆除底部架体,则在拆除前必须清理干净架体底部的建筑垃圾。
..2施工电梯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满足主体阶段的施工防护需要,在脚手架上运行阶段施工电梯处架体正常搭设。装饰施工阶段由于架体下运行,同时为了满足施工电梯能够顺利运行到顶,在主体施工完毕后需要拆开施工电梯处架体。
..卸料平台处的架体处理
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卸料平台安装处脚手架需要留出洞口,洞口两端设置双立杆。示意图如下图。
4、爬架验收及备案程序
4.1编制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
4.2按照通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爬架组装搭设。爬架搭设完毕,由项目生产经理组织、监理单位、安拆单位等共同验收,验收符合要求后,填写《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前检查验收表》、《重庆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备案申请表》,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4.由爬架安拆单位将施工方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前检查验收表》、《重庆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备案申请表》及相关资料报送市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站。
4.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验收情况进行复查,复查符合要求后发放施工备案证。
5、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升
5.1脚手架提升工艺流程
5.2架体运行准备
5.2.1提升受力点建筑结构强度达到15Mpa,外架上的建筑垃圾已清理完毕,与外架运行可能发生干涉的撑模钢管已拆除并出具脚手架运行通知书后即可进行外架的提升操作。
5.2.2由外架管理人员或领班召集班前准备会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通报外架目前状态,特殊部位及特殊状况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对工人按劳动体力强弱、技能高低搭配的原则分派工作任务,作好着装及生产工具、安全用具方面的准备。在作业前,由外架管理人员和领班带领工人对外架进行巡视,针对各机位的情况,给操作工人具体讲解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