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发展 >> 昔日钢铁巨头,负债1920亿卖楼还债,破
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因为我国的制造业非常强大,特别是钢铁工业,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自从年“大炼钢”开始后,我国就成为了钢铁产业的霸主。但是如今,随着绿色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像钢铁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渐渐被淘汰了。而这其中就包括渤海钢铁集团这个世界强的制造业巨头。
渤海钢铁集团成立于年7月,是由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四家国有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而成,因此实力雄厚。
钢铁霸主由盛转衰
除此之外,我国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因此对钢铁的需求量巨大,所以渤海钢铁集团在短短4年时间内就跻身世界强,并位列第位。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家国有企业的整合,让渤海集团实力大增,然而也正因为这4家企业才导致了渤海集团后来的失败。
年,国内经济逐渐放缓,钢铁行业开始陷入低迷,接着是市场萎缩和产品积压,在这双重压力下,四家国有企业非但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共赢,反而大难临头各自飞,因此导致了渤海集团的迅速崩塌,发展停滞不前,最后由盛转衰。
总部大楼被拍卖
当时,钢铁价格一落千丈,甚至可以用白菜价来形容。整个行业开始去产能,而渤海钢铁此时却选择借债扩张,扩张后企业非但没有把产能去掉,反而欠下了巨额债务,根据后来的数据显示,渤海钢铁的负债达到了亿元。
为了解决企业的负债问题,渤海钢铁以3.5亿元的价格拍卖掉了总部大厦,并把企业分成了多个分公司。短短的六年时间,渤海钢铁经历了从实力强盛到逐渐落没被拆分的过程,实在令人惋惜。
民企大佬接盘
年,渤海钢铁正式破产,这个曾经的钢铁产业中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成为了年最大破产案。年1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渤海钢铁进入重组阶段,企业被“民企大佬”丁立国收购。渤海钢铁的重组也成为了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经典案例。
说起丁立国,很多人都会很熟悉,他是一名钢铁大亨,年出生于河北,他名下的德龙集团则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之一。根据数据显示,年,丁立国拥有65亿元,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名。
渤海钢铁并购项目主要从员工、变革、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重整,历时几年重整之后,渤海钢铁集团改名为新天钢,丁立国任董事长。重整期间,在变革方面,德龙通过技术改造,把产能优势发挥出来;管理方面,德龙采取了增产增效,集中采购等方法,并重组资产亿;员工方面,德龙积极促进两方员工融合,并对渤海钢铁之前的5.5万职工给予妥善安置。
重整之后新天钢的钢铁产量达到了万吨,进入了全国前五,全球前十,实现了民企对国企的成功重组。
纵观渤海钢铁6年里的跌宕起伏,直至最后的破产衰落,我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也引起反思。当企业在一个黄金时代迎来它的辉煌时刻,那它就应该做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机应变的准备。高瞻远瞩,勇于变革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埋没,换得悲凉一地。
渤海钢铁混改项目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收购了渤海钢铁,表明了他的强烈社会责任心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在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大胆尝试、变革,把破产后的渤海钢铁整合成一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实现了渤海企业真正的重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仅要根据前人的失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着警惕,更要给后人做下好榜样。德龙集团对渤海钢铁的成功并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整改过程中,丁立国懂得妥善处理好员工自愿,调整好用人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丁立国勇于变革,进行技术改造,才让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些经典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