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市场 >> 违规吊装代价大,三一起重机提示用户严守操
近日,一则某品牌起重机于广东揭阳的翻车事故在吊装行业疯传,该事故造成7死3伤,让人痛心。经了解,该事故是由于操作手违规操作而酿成。吊装是一个高危行业,需要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野蛮施工、侥幸施工的情况屡见不鲜,给车主、施工方乃至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从设备本身来说,现在各大厂商的技术都已非常成熟,完备的研发、制造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产品的高可靠性。以三一起重机为例,每一个产品的设计,都要对材料、结构等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中进行多达10种以上恶劣作业工况的模拟计算,稳定性工况%计算校核。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加工专机化、作业标准化等,确保加工、装备的一致性。
在质量管控过程中,通过五段检验、供方监察与巡检、成立质量改善专项、精细化评审等方法,确保产品零缺陷交付、低售后故障率。整车下线后,还要前往测试场进行严格的次可靠性测试/5万公里强化路测试,指标合格方才投入市场。
在起重机事故中,违规操作占比达到90%,重大事故几乎皆因违规操作而起。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还待该厂家调查后公布。
在小编看来,违规操作、超载起吊是引发此次事故的原因,操作手没有对起吊重物的质量作详细核实,对就位半径没有实测清楚,不按规程作全伸出臂杆动作,造成实际力矩大于起重机在该工况下的额定力矩,同时在作业时没有设定安全区域,没有做到来车暂停作业。
这个惨痛的教训再次警醒我们,安全作业不容忽视,在吊装作业时一定要遵守规范:1、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要始终处于灵敏可靠状态;2、起重机操作人员一定要培训到位,清楚起重机的性能及相关操作规范;3、要有可靠措施,确保操作人员清楚起吊重物质量和就位半径;4、起重机吊装过程中安全操作规程监护人员和指挥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
受此触动,三一起重机公司对旗下代理商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对用户安全作业意识、知识的提示与培训,提升价值服务,不仅卖好产品,还要帮客户用好产品。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由三一起重机代理商编写的吊装作业顺口溜
吊装无小事,先看高压线,再问地埋线。
支腿最关键,须避下水道,再避薄路面。
如遇软地基,石头先去垫,直到无下沉,才可木头垫。
试压斜对腿,沉稳立即显,起臂再看看,有无高压线。
环顾四条腿,有没有缺陷,再观后配重,能否顺利转。
起吊先观察,吊点正确否,钢绳无缺陷、吊环亦无损。
人员靠边站、平安又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