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设备

炸机小王子的忏悔飞行不规范1万元无人

发布时间:2024/10/16 13:09:21   
年4月9日,中交一航局研发投资、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自升式碎石铺设整平船“一航津平2”在南通下水,世界最大最先进。下水仪式前夕,笔者带着一架精灵4proV2.0无人机(市场价元)赶赴现场准备拍摄素材。但在拍摄侧飞镜头时失误撞上了起重机,当时避障系统已经介入并且成功刹停,但因为风力太强在几秒后还是撞上了,然后自由落体坠毁。其中机身摔在了起重机的二层平台上,电池则直接落地。但都变成了残骸,基本失去了治疗价值。反思:忙中作大死笔者在飞行中犯了很多错误,风险当时就已经预见:①在强风中飞行②在金属设备林立的地方飞行(会干扰磁罗盘)③起飞场地视野不开阔④侧飞时没有委托他人专门观察飞机状态⑤在光线不好时飞行(视觉避障也会受影响)虽然起飞时心理就很不踏实,但依然在心惊胆战中起飞拍摄了。因为我们的行程相当紧张,而天气预报说第二天将有大暴雨,为了避免受更恶劣的天气影响就必须要在前一天拍些素材;而且我们的航班落地很晚,我们没吃晚饭就赶到船厂,但抵达时距离日落只有几分钟时间。所以小编没有时间更换起飞点去拍摄不同的角度,也没能太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最终,飞行不规范,报社两行泪。“炸机小王子”的常规操作其实这不是在笔者手里“炸”(无人机坠毁被称为“炸机”)掉的第一架无人机,因为种种原因摔坏过的有小米无人机P、yuneec台风H、零度dobby……比不少飞友见过的型号都多。所以我们领导嘲讽说“炸机小王子”又发威了。“炸机”后当然很懊悔,也非常惋惜。除了经济损失之外,有些无人机很有纪念意义。许多架无人机堪称环球网的特殊记者,它们报道的一些新闻在现在说来还会让人心潮澎湃。例如这架精灵4proV2.0就参与过多次“中国当代奇迹之旅”,拍摄过多个重大工程的关键性时刻。但假如时间可以倒转,笔者并不敢保证它们就不会“炸机”,甚至并不敢保证会谨慎太多。在环球网无人机频道“炸机”最常出现在评测中,但测试并不一定完善的最新机型、尝试“请勿模仿”的极限性能就是一个评测编辑的本职工作;在航拍飞行中最仓促的是新闻报道,但在环境恶劣时也要争分夺秒这是对一名记者的基本要求;在航拍动作中除了向前直飞外都有碰撞风险,但拍出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也是一名飞手潜意识的追求。老司机的共同经历不管事故原因是否与操作有关,每次“炸机”后都难免情绪低落。但“飞友”们却从未拿“炸机小王子”嘲讽我,反而都会聊起自己的“炸机”经验。经交谈得知,其实包括老司机在内的“飞手”们也都没少“炸机”,主要事故也都是出现在侧飞、后退等镜头的拍摄上;其它媒体的评测编辑们炸机经验也并不比我少,这期间出现的失误甚至低级错误也不少;而在专业的无人机公司中“炸机”就简直太正常了。但大家依然继续飞行,因为很多时候航拍视角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大家飞行时也没多胆战心惊,因为“飞机只有停在地面的时候是最安全的”,但这才是最大的浪费。而且近年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已经趋于完善、安全辅助系统也比较多,事故概率已经有很大降低了。现在,这架无人机已经使用了DJICare的“极速换新”服务,残骸已经交给了快递小哥。后续我们还将奉上有关DJICare服务的体验心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1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