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重设备 >> 起重设备优势 >> 700多家中国电梯企业,被10家外企困在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华商韬略,作者丨莫莉
中国电梯市场规模为全球之冠,但70%的大头由外资主导,能打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
又是一个外资吃肉,国产品牌喝汤的典型案例,这样的历史有望改变吗?
01百年入华史
“一切平安,先生们!”
奥的斯公司创始人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站在升降机上脱帽欢呼。安全电梯的历史也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开场了。
长久以来,人类为了把重物运到高处可谓煞费苦心,但此前的方案,无论是起重机、滑轮还是轱辘,都依靠绳子,一旦绳子断了,重物就会急速一坠到底。
而到了年代,伴随工业社会的发展,全世界都急需一种安全的升降机。
当时还在纽约贝德斯泰德制造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的奥的斯,接到了雇主的任务——制造一台升降机,用来运送产品。
奥的斯在这个升降机的设计中,加入了一个制动器——在升降机平台顶部安装了一个弹簧和制动杆,并将其与升降机两侧轨道连接。如果绳子不断,货物的重量就可以拉着弹簧,避免两端与制动杆碰触;一旦绳子断了,弹簧弹力减弱,两端就与制动杆咬合,平台就会被牢牢固定住,电梯也不会下坠。
年,在美国纽约水晶宫举办的世博会上,奥的斯展示了他发明的安全升降机。
他站在升降机上,命令助手砍断了悬吊升降机的唯一缆绳,在人们的惊呼声中,这台升降机下降几英尺后就稳稳停住,并没有预想中的自由下落。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安然无恙的奥的斯,站在升降机上欢呼:“一切平安!”
奥的斯的惊险“表演”令“安全电梯”名声大噪,由此彻底改变了电梯制造业。
三年后(年),奥的斯创办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了全球第一台载人的安全升降机,由蒸汽机驱动,奠定了摩天大楼的基础。
年代末,奥的斯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驱动的涡轮减速升降机,这才是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电梯”。
最初的电梯1分钟只能运行10米左右,1秒钟移动不到0厘米。也就是说,要乘坐这种电梯上0层高楼,耗时超过5分钟。省力是当时用电梯的主要目的。
在今天,乘坐电梯到达同样的高度,一般只需要不到40秒,如果是超高速电梯只需要10几秒。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电动机驱动的电梯、第一台按钮式自动电梯、第一台电动扶梯相继问世。
中国则在年代,迎来了第一部电梯。
年,奥的斯公司通过代理商拿到了中国第一份订单,为上海提供部电梯。
第二年,福利公司大楼上安装了首部奥的斯电梯,但是这部电梯是以水力作为动力。
年,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安装了部奥的斯电梯——真正用电力驱动的电梯。汇中饭店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电梯的建筑。
资料显示,这部电梯门是栅栏式的,整个电梯几乎都是向外部敞开的。可以想象,在当时出入这样的饭店并乘坐电梯,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此后,电梯业在中国快速发展。
年,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安装的奥的斯手柄操纵式电梯一直沿用至今。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内的奥的斯电梯,来源:奥的斯电梯官微
年代,奥的斯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甚至成为远东业务核心。
到9年前,全国安装电梯总量达到台左右。这些电梯主要由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家生产。
当时,中国没有本土电梯制造业,完全依赖进口,天津、上海等地的本土电梯厂只能维修不能制造。
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占到全球规模的三分之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00年,中国注册在用的特种设备中,电梯达到.55万台,居世界之首,而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城市化、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潮,将催生电梯行业继续增长。据Statista、招商证券等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增电梯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80万台,到0年新增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元。
然而,中国电梯市场仍然由外资主导。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电梯市场中,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占比30%,奥的斯、迅达等外资品牌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其中,奥的斯的占比最大,约为%。
中国电梯产业不仅市占率低,品牌集中度也不高。在00年中国万台电梯产量中,主要国产品牌占据了16.68%。其中,上海机电-上海三菱占到9.53%,康力电梯.51%,广日股份1.74%,其余如梅轮电梯、快意电梯、远大智能、森赫电梯、通用电梯占比都在1%以下。
即便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电梯企业依然竞争力薄弱,深陷小散乱、低价竞争的泥潭,多家中小企业陷入夹缝求生的窘境。
0国产电梯困在夹缝里
9年以后,外资电梯陆续停止了在华业务,中国电梯制造业才开始蹒跚起步。
实际上,在过去外资电梯称霸中国的几十年里,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电梯产业。
华才林在上海创立的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和天津的从庆生电机厂,都是中国较早出现的电梯厂,但是没有生产能力,主要是安装维修保养等。
年代初,奥的斯电梯在上海设立了代理洋行,主营项目是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修、保养等,华才林就是在该公司设立的慎昌洋行任职。
年,华才林成立了中国本土的第一家电梯工程公司——私营华恺记电梯水铁工厂,不过这家公司没有电梯制造能力,主要也是提供一些安装、维修的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外资电梯企业撤出后,华才林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开始研发生产中国自己的电梯,一度规模扩展到0多人,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电梯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这家电梯厂因为经营不善,债台高筑,债务总额甚至超过总资产的5倍还多,最终于年8月破产了。后来政府接管了这家电梯厂,并更名为上海电梯制造厂,几经重组发展成为公私合营的上海电梯厂。
天津从庆生电机厂,原名天津从庆生电梯机械电镀制造厂,厂名来自三个创始人——赵连生、齐从周、朱庆恒,5年作为抗战胜利的敌伪财产被中国接收。这也是后来天津电梯厂的前身。
这些都为国产电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奉命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电梯。
4个多月后,第一台国产电梯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诞生,由天津从庆生电机厂试制成功,并安装在天安门上。
这台仿奥的斯电梯载重量kg,每秒钟可移动70厘米,交流单速、手动控制,一直用了30多年,直到年才被换掉。
首台国产电梯的诞生给了国内企业很大的鼓舞。
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并入天津通讯器材厂(后改名天津起重设备厂),成立了电梯车间,年产电梯70台左右。
6年,天津起重设备厂又与另外5家小厂合并,成立了天津电梯厂。这也是中国最初的三大电梯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沈阳、西安、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建起了电梯制造厂,并快速发展。
天津在国产电梯领域打响第一炮以后,陆续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台自动平层、自动开门的交流双速信号控制电梯、第一台米大提升高度电梯,都是天津电梯厂研制的。
上海电梯厂不甘落后,也相继试制、安装了第一台自动扶梯、第一台采用信号的直流电梯和最早的群控电梯——就是多台电梯并联,可以实现呼叫的就近优先响应等功能。
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有电梯企业约10家,电梯总数达到1万台左右,主要是直流电梯和交流双速电梯。
中国市场开放以后,全球知名的奥的斯、三菱、日立、迅达、通力、蒂森等国际大品牌都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老牌电梯厂也开始着手改造。
年底,天津电梯厂与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资建立了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投资比例分别是45.43%、51%、3.37%。这是在中国成立最早的电梯合资企业之一。
在此前后,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等分别与迅达、三菱、日立等外资企业合作,组建了合资企业或全资子公司。
七八十年代崛起的一批民营电梯企业,如西子电梯、巨人电梯等,则相继被外资并购。
外资企业的加盟,让中国电梯行业从研发到生产技术、质量管理都有了较大提升。然而,电梯行业引进外资后便忘记了初衷,一味的拿来主义,给本土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房地产经济快速崛起,电梯产业也进入飞速发展期。
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到年中国电梯保有量已经由年的多万台激增到了多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虽然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电梯消费市场,但是本土企业却还是小企业。
在早期电梯厂和民营电器企业纷纷与外资企业合资之后,这个市场也逐渐形成了新的格局。
本土电梯制造业在.5米/秒以下中低速电梯和10米以下提升高度的扶梯,以及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有较成熟的技术,几乎与外资电梯企业持平,部分产品甚至超过了外资企业,打破了外企的垄断。
而在高端产品——4米/秒以上高速电梯、0米以上提升高度扶梯及其关键零部件方面,还是外资企业占据优势,标志性建筑的电梯基本上都是由外资企业提供的。
比如地面高度58米的北京第一高楼北京CBD中国尊大厦,其安装的部电梯,最快一秒钟上升10米,上升到层只要1分钟,该大厦电梯技术方案提供商是芬兰的通力电梯;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的“小蛮腰”,用的都是奥的斯提供的高速电梯。
现在最快的超高速电梯已经可以每秒上升0.5米,其关键技术,首先体现在驱动电机紧凑、节能、能够降低振动和噪音。
其次,驱动主机带有能量反馈技术,也就是不像传统电梯一样,上下都消耗电能。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的时候不消耗能量,还可以作为发电装置,将机械能反馈给变频器。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并不容易突破。
比如驱动电机方面,外资企业率先掌握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将主机体积减少0%,功率提高15%,噪音降低10分贝;带能量反馈技术的驱动主机技术在国外超过3米/秒的电梯都已经是标配,但是中国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不具备,目前应用也不太成熟。
此外,超高速运行产生的高温也给安全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耐高温也要有较强的抗撞击能力。高速运行中,轿厢内抑制噪音、减少振动、控制气压等多个方面也都有其技术难点,需要企业去研发突破。
目前虽然已经有苏州的康力电梯等本土龙头在这一领域有了一些专利方面的突破,但是,还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加速人才、技术的积累。
事实上,在各地建筑项目的招标中,进口或合资品牌仍然受到偏爱。
10家主要外资企业掌握着中国电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国产电梯仅占有三成左右市场。
康力88米高的电梯试验塔,来源:康力电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014.html